时间:2025/3/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“以前每逢办红喜白事,无论家庭条件怎么样,每家都要大操大办,现在提倡一切从简,红白喜事一律不得超过九个菜,大家都不攀比了,人情味儿更浓了,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。”临沧市凤庆县大寺乡路山村党总支书记查汉新在谈到村里变化时,满意地说。近年来,大寺乡路山村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整治作用,在制度上下真功夫,弘扬文明新风,涵养和谐民风、文明村风、社会清风,实现乡村有效治理,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。“有钱的讲排场,没钱的硬撑门面”,虽然村民苦不堪言,但碍于情面都没有人说破,一段时间以来,村里的红白喜事烟酒档次就高不就低,随礼金额不断攀升的现象突出。为了杜绝这一现象,村党总支及时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,吸收党小组长、村民小组长及热心服务、善做思想工作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为会员,具体负责红白事陋习整治。“原来村里还有‘上祭礼’、‘捡菜礼’,大家都有一种攀比心理,礼挂少了拿不出手。”说起村里往日的人情世故,村民赵中富感触很深。俗话说,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,路山村在红白理事会组织下,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、走访农户等形式广泛征集民意,结合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习惯,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,明确规定一律取消上祭礼、捡菜礼及一些除红白事之外的所有客事,红白喜事一律不超过九个菜,同时开展“沉浸式”宣传,切实提高村民群众知晓率,营造大力支持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。为调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活动整治的积极性,路山村坚持“党组织搭台、群众唱戏”,将红白事破旧立新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,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阵地作用,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纳入“红黑榜”考评标准,对存在红白事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现象的家庭或小组,在“黑榜”进行曝光,多次组织村民、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,将相关内容创作成脍炙人口的歌曲、小品,用说唱的形式,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新风,让移风易俗成为行动自觉。“以前,一家办事,全村发愁,礼钱都是一大笔开销,现在好了,大家都是表达一份心意,寨邻之间轻来轻往也更长久。”村民周君文说。如今,路山村村规民约已深入人心,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自觉到村委会报备,广大群众把精力用到增收致富上,红白事讲排场、比阔气的少了,节俭办事、发展生产的多了,全村革除大操大办、攀比炫富陋习蔚然成风。凤庆县委宣传部供稿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873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